《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共收录家书435通,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
曾国潘家书共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主要内容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潘坚持“拙诚”、“坚忍”的原则,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他性格坚韧,不畏艰苦,努力自强,并安慰自己的弟弟:“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属中嘱咐自己的儿女:“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潘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他主张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他极力劝导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
在战略战术方面,曾国潘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曾国潘家书》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后人可以借助它研究曾国藩的从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