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意思
寒冬腊月意思

寒冬腊月,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指的是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也泛指寒冷的冬季。


这个词语是出自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腊月其实是农历的十二月份,按照阳历来算,就是1月15日开始进入腊月。在古代,“腊”其实是一种祭礼,尤其是在商代的时候,人们经常用累活的禽兽去举行大忌,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天的祭祀的规最大,也是最隆重的,因为古代都是以农业为主,冬天过得好,那么来年春天就好播种,在这之后,就被称为“腊祭”。


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并且这个时期刚好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就是这样,有了“寒冬腊月”的说法。


腊月在岁尾,正值寒冬。民谚云:正是言之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在先秦时期,岁末的这个月是大祭的月份。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腌制腊味或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年肴,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月里的传统民俗很多。腊月是岁末小寒至大寒这个月的别称,自阴阳合历推广后人们常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假若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十二月,则第一个月叫“十二月(腊月)”,第二个十二月叫“闰十二月(闰腊月)”。


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是被我国北方地区称为小年的,也是传统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的风俗其实由来甚久,明代时祭灶是腊月廿四,清代以后是在廿三。北京有"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