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祭祀方式
中元节的祭祀方式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半”原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后称为“中元节”,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后来到了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古人自古以来就比较重视祭祀,中元节祭祀文化流传已久,影响地域广泛,在不同地区中元节祭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河北地区,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在浙江,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


还有在福建省,闽南人七月半祭拜时,会在各水域先放流灯火;广西省,桂林地区的人多以月十四为祭祖节,整个节日应该是以七月七开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过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过程;有的地方从七月七开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在广西,七月十四也称“鸭子节”。


总而言之,中元节的祭祀方式,因各地习俗略有差异,所以过节的方式也不太相同,过节的时间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