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珍
参考书目李明友《李汝珍师友年谱》
参考书目
李明友《李汝珍师友年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李汝珍
李汝珍(1763?~1830?)清代小说家。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曾在河南任县丞。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他博学多才,读书不屑于章句帖括之学,如对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无不博涉。对音韵之学,尤能穷源索隐,心领神悟。他是一个有社会理想,憧憬新生活的落魄秀才。著有《镜花缘》、《李氏音鉴》、《受子谱》。《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拟写200回,结果只完成100回。前50回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女皇武则天在严冬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当时百花仙子不在洞府,众花神不敢违抗诏令,只得按期开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罚,贬到人世间。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产生隐遁之志,抛妻别子跟随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经商游览。他们路经几十个国家,见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野草仙花、野岛怪兽,并且结识了由花仙转世的十几名德才兼备、美貌妙龄...
· 李汝璜
参考文献《海州志·职官表》
· 李汝华
经历李汝华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授兖州府推官。征授通政使司工科给事中,尝弹劾戎政尚书郑洛失职。及出阅甘肃边务,郑洛经略西事,主张和戎。汝华上疏说郑洛畏敌贻患,且弹劾诸将吏私吞军资,又请尽快开垦甘肃荒田。十九年(1591年)还朝,改吏科右给事中,寻迁工科左给事中。二十年(1592年)改吏科都给事中,多所纠擿。二十一年(1593年)擢太常寺少卿。二十二年(1594年)迁通政使司右通政。二十三年(1595年)迁南京光禄寺卿,改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历官南京户部侍郎、郧阳巡抚、兵部右侍郎。三十六年(1608年)改户部左侍郎。三十九年(1611年)以户部左侍郎署掌部务。四十一年(1613年)以户部左侍郎署总督仓场印务。四十四年(1616年)擢户部尚书。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户部尚书署掌吏部印务,为应付辽东的军事需要,李汝华议请亩加三釐五毫之赋。四十七年(1619年)以户部尚书署掌...
· 李汝林
参考资料编纂委员会.《福建省情资料库》.福建: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年.
· 吴文化—学人散议—板浦走出李汝珍
连云港市虽未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其历史文化内涵却也是非常深厚的。它与我国几部古典小说名著的渊源关系就是例证之一。吴承恩以连云港花果山为背景,创作《西游记》已是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刘皇叔刘备竟是“连云港女婿”,关云长千里护送的糜夫人是连云港人。《水浒》宋江率众好汉曾在连云港白虎山与张叔夜官军浴血鏖战。而《镜花缘》则全书是在这里写成的。《镜花缘》作者李汝珍是北京人。1783年他的哥哥李汝璜到连云港板浦做盐官,李汝珍随兄迁居,并娶当地妇女为继室。1801年前后李汝珍曾到河南做过县丞之类的小官,时间不长即返回。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板浦。李汝珍博学多识,但对章句之学、仕途经济不感兴趣,而花了大量时间研究音韵、博奕。《镜花缘》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完稿历时约20年,都是在板浦进行的,书中收入不少连云港乡言俚语、风土人情。李汝珍三易其稿,创作态度极为认真严肃。书成后先在亲友中流传,至1818年正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