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您搜索的族谱相关资料比较少,为您推荐以下族谱
现代
重庆·潼南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郑氏族谱

始祖:郑孤贞

散居地: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族谱页数:23

编修人:郑守先

浏览量:0

郑守先的家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荥阳袭侯郑孤贞生平事迹考略 郑孤贞系明朝开国功臣荥阳侯郑遇春之子,排行老二,名郑诞,出生于洪武2年(1369),袭荥阳侯。 洪武3年11月(1370),明威将军朔州卫指挥副使司郑遇春因战功被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进同知大都督府事,封荥阳侯。岁禄900石,予世券。(《明史》列传十九)受赐锦帛30匹。后加禄至2500石,与六安侯王志同禄。封侯顺序:王志十六位受封,郑遇春十七位受封,吴桢十九位受封。 洪武 19年(1386),荥阳侯郑遇春·镇海卫指挥朱永上奏并准,设吴淞江守御千户所,意在防倭。郑遇春到上海帅军民修筑防倭堡垒,现存一址曰:"荥阳垒"。(明史)同年12月,郑遇春次子郑诞入伍至陕西华州卫所,后任管兵千户所。 洪武 20年8月(1387), 时年郑诞18岁,娶靖海侯吴桢之女为妻。 1388年郑兴一出生。 洪武23年(1390年)12月,郑遇春坐胡惟庸党死。时年58岁。郑遇春死后郑诞在陕西华州卫乱军籍中更名为郑琦。其家眷仍在吴良、吴桢的家眷附近居住。 1391年郑兴二出生。 1394年郑兴三出生。 1396年郑兴四出生。 1398年朱元璋去世,立次孙朱允炆为帝,是为明惠帝,年号建文。 1399年郑兴五出生。 建文2年(1400年)燕王举兵靖难,建文帝为调动各方面极积性,巩固自己的皇权。“九月,诏录洪武中功臣废者后”(见明史建文帝)郑琦袭荥阳侯。升官军都指挥史。同吴袭侯随盛庸、吴杰、铁铉等遇之于山东,屡败燕军。斩其将张玉、谭渊,错其棣军锐气,棣军主力改由徐沛南下。(民国名山县志士女·流寓)时年娶谭夫人。 西水赛兵败后郑琦回到南京江阴区家眷住处,为躲避追杀,为寻文帝,更名为郑孤贞,意为孤臣之守贞也。后来盛传建文帝逃到了四川,于是我祖郑孤贞与第三代吴袭侯(也就是靖海侯吴桢的孙子)商定,携妻儿及亲信等一同入川寻文帝。一方面为躲避追杀,一方面也为寻找建文帝下落,跋山涉水,历尽千难万险来到四川。沿水路初到嘉州(乐山),后经陆路沿夹江、木城、丹棱、马岭、邛崃、大邑。一路寻文帝无果,再到名山县蒙山下的兵缝岩。沿途都安置了一些亲信和随从(为日后重返故地着想)。孤贞了解到当地许多人都称来自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县多楚人。(名山县旧志)]告诫家人和亲属,外人问时,答曰:“主人郑孤贞,来自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其它情况一概不准说,否则有灭族之危。[至今郑氏许多碑序上称孤贞“湖广麻城人也,”或“楚人”或“三楚人也”。开初几世知道家族情况,几世后的郑氏后人就不清楚祖公履历了。(1922年)郑氏后裔才为郑孤贞立下有文字记载的墓碑,基本公开了隐藏五百余年的家族史。“孤臣无二心自北平篡成籍贯故而弃楚北”。“孤臣无二心”,公示孤贞心迹。“北平篡成”,指朱棣篡得皇位,后迁都北平。“篡成籍贯”,指郑孤贞附籍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故尔弃楚北”,表示。民国11年(1922年)时帝制已除,可以放弃“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这个篡成的籍贯了。]在兵缝岩生活了两年,(现今留一遗址,人称孤贞练武场。位于兵缝岩下道全庙上,约十多亩的平台,视野开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其间吴夫人生下兴六,1404年郑孤贞携妻儿及姻亲吴袭侯等又来到双河小溪沟,最终落业小溪沟(郑沟),即今日双河乡金鼓村。吴袭侯落业车岭(今吴沟)。此后生活安定下来。当时地广人稀,孤贞率领其妻其子等开荒种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孤贞身材魁梧,气宇轩昂,忠义可敬。每到过年,都会杀猪宰羊,面向南方时而叩拜,时而感叹。当地人既惊异又尊敬。(多年后才知道郑孤贞的身份,人们更加敬仰他。) 1405年吴夫人在小溪沟生下兴七。此时谭夫人感到非常内疚,自嫁与郑孤贞后膝下仍无一子,于是就收养了一个儿子。(妇女多年不能正常生育,收一养子待如已出,次年或后几年一般都能生儿育女了。民间风俗叫“押生”)果然在几年后谭夫人便生下了兴八。养子于三代后复宗,还陈姓。陈姓今同住金鼓村。 1406—1423年间,兴一、兴二、兴三、兴四、兴五、兴六、兴七相继成家。为防意外,为子孙着想,郑孤贞将成年七子散居各地。一旦这段家族史泄露,仍可保留郑氏一脉。 祖传二谱载: 吴氏祖妣生七子,祖妣葬大邑县以腰磨为碑。谭氏祖妣生一子共八大房。 兴一郑兴元陈氏干溪沟大爷庙生二子郑荣山、郑福山。葬干沟。 兴二郑兴义王氏在王家祠生一子郑昆山。 兴三郑兴三吉氏在南庙沟生二子郑奇山、郑东山。 兴四郑兴四高氏在家丹岩生二子郑君山、郑恒山,仍还木城更名兴龙。 兴五郑兴五黄氏在五爷庙生一子郑伦山,仍还木城更名兴虎 木城仁寿简州三岔坝。 兴六郑兴六古氏在六爷庙兵缝岩生一子郑高山。(墓于兵缝岩下癸山丁向,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乙酉乙卯月建碑。) 兴七万氏在小溪沟壁山祠生一子郑玉山。 兴八郑兴八乜氏同谭祖母还居南京。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洪轩

散居地: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郑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
人有九族,家有常伦,我先锋祖洪轩将军挂帅,由湖广省(古时的湖广是指湖南、湖北两省。因为湖南、湖北两省在明朝时同属湖广省管辖范围,所以是现在的两个省,湖广二字源于元朝所设置的湖广行省。湖广行省全称是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辖区包含今湖南、湖北全境以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所以当时称为湖广行省。到了明朝,开始将原来的湖广行省划分为湖广、广东、广西三布政使司,从此,湖广才开始专指两湖之地。)南阳县白塔市,以天子封为杨泗将军。金花五通元帅以来,落点四川省泸州市猪市街镇守武官厅,安居乐业。 洪轩始祖所生四子:长子定居隆昌,次子定居郑家沟,三子远走前线做官未回,四子镇守武官厅。四房之后序落于后,始祖以来一脉相传而下分之,四房家声则茸。 克承祖德,南阳望族之门荣阳郡查氏封生四子:郑忠林、郑忠清、郑忠海、郑忠源。 郑忠清娶妻罗氏,所生三子:郑义平、郑义永、郑义珍。 长子郑义平娶妻杨氏、袁氏。袁氏生二子:长子郑泽高娶妻余氏,次子郑泽华。 次子郑义永娶妻张氏、杜氏。杜氏生三子:长子郑泽铭,娶妻杨氏;次子郑泽钦,娶妻何氏;三子郑泽錕,娶妻杨氏。 三子郑义珍娶妻高氏,高氏生二子,长子郑泽训娶妻冯氏,次子郑泽钊。 郑泽錕,娶妻杨氏所生二子,长子郑启林 娶妻许氏;次子郑启先 娶妻 张氏、查氏。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朝赞

族谱页数:1

浏览量:0

开江郑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先祖郑冕糸宋朝举人,衡州府儒学训导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思耀

散居地: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

族谱页数:3

浏览量:0

郑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
南安县(今木城镇)郑氏清代迁出,一支往洪雅之族谱。字辈排行(1963年重抄时有几个字改动)现为:思起兴福显,汝成壁有伦,西绍光前烈,万代永昌隆。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明玉

族谱页数:14

浏览量:5680

郑氏族谱(临沂市西安静)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吾祖自明朝由本县城子迁于前安静之西,落居取名东宅子。明康熙年间移邵双湖安居,清嘉庆年间,有六世祖客籍前安静安居。大公明玉、二公明经、三公明德。德公之子迁崖头庄寓居。尚有明玉等祖同辈明春、明夏、明秋、明冬四祖迁石家屯安居,其内一祖又复回邵双湖。 一一摘自西安静郑氏宗源序 城子郑氏由海曲(日照)迁入,日照郑氏于唐初由荥阳(现河南古荥镇)迁入,与诸邑、济宁为同宗,共为北祖郑晔之后,始祖郑恒公(姬友)。 一一摘自孟庄家谱 海曲郑氏迁徒于外者⋯⋯沂州城子一支。 一一海曲郑氏迁徒记
查看详情

始祖:郑遇春

散居地: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

族谱页数:39

浏览量:0

荥阳堂绣林郑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
明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荥阳侯郑遇春后裔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桓公

散居地:山东省

族谱页数:112

浏览量:19269

郑桓公世系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山东省
桓公国世系,数据征集汇总中,欢迎郑氏宗亲一起补录修正。因资料有限或有差异,难免有错或不同意见,敬请谅解,如有佐证请提供修改。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膺

散居地: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族谱页数:189

浏览量:3530

海曲郑氏景钊祖派下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海曲郑氏老二支膺祖后
查看详情

始祖:郑桓公

散居地: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族谱页数:350

浏览量:25827

郑氏族谱广东陆普惠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郑氏族谱广东陆普惠,福建永定清之-子铸-祖魏-唐彦-兰友-仁杰-均实-子祯-德轩后裔通德堂三池埔村国祉公
查看详情

始祖:郑元伯

散居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族谱页数:713

浏览量:63959

海曲郑氏相邸支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由日照山字河迁出至莒南郑家相邸。
查看详情

始祖:郑稷

散居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筠竹塘郑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
始祖稷公,1166年任上杭县知县,从福州东街岳庙来杭。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能安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法曾

散居地:山东省

族谱页数:15

浏览量:6332

海曲郑氏法曾支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山东省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宁志

散居地: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

族谱页数:24

浏览量:69648

河间宁津郑氏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
始祖原籍山东省青州府即墨县人氏,自皇明永乐二年徙居直隶省河间府宁津县城北三十五里后筐杨庄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唐举

族谱页数:24

浏览量:23122

郑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邦化

散居地:山东省

族谱页数:89

浏览量:6054

海曲郑氏邦化支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山东省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始祖:郑祖公

散居地:山东省

族谱页数:118

浏览量:4264

海曲郑氏族谱光绪谱序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山东省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始祖:郑文忠

族谱页数:252

浏览量:4857

日照郑氏文忠祖部分世系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始祖:郑祖公

散居地:山东省

族谱页数:273

浏览量:13342

海曲郑氏郑接驾庄家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山东省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始祖:郑膺

散居地:山东省

族谱页数:318

浏览量:24275

海曲郑氏老二支光绪支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山东省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郑氏寻根
绍兴市诸暨郑氏宗祠——追寻郑旦的传说
绍兴市诸暨郑氏宗祠——追寻郑旦的传说
在绍兴市诸暨苎萝新村,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美女西施,郑旦的故里,越女西施,郑旦就是在这里被大夫范蠡选中,献给吴王夫差。如今时间已国千年,浣江水缓缓的流过,只留下一些传说。和西施相关的遗迹有浣纱石,西施庙,而对于郑旦,这个史书里寥寥数笔的,和西施齐名的越女,在当地,依然有很多郑姓族人,当地王姓,郑姓人的传说里,郑旦比西施还要漂亮。传说郑氏宗祠也是其后代的延续。1,诸暨郑氏宗祠是浙江省诸暨市的一处重要文化古迹,位置位于绍兴市诸暨市苎罗东路2号西施故里内。占地面积:约三亩。建立时间: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66年),历史悠久。2,历史背景诸暨郑氏宗祠是为纪念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郑玉(人称“师山先生”)而建。这座宗祠不仅是郑氏家族的祭祀场所,也是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3、建筑特色结构:诸暨郑氏宗祠采用典型的“连井三透”结构,即前后三排房,两侧有厢房,并带有万年台(即戏台)。这种结构使得宗祠...
古代各大大家族的共居共爨秘密:浙江浦江郑氏家族宗法传承之道
古代各大大家族的共居共爨秘密:浙江浦江郑氏家族宗法传承之道
南阳樊重家族是早期大家族典范之一。代代务农并兼营商业,他们实现了“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的目标。樊重更以重视宗法和家族为荣,曾为外孙解决争产问题,用自家的土地来帮助他们分家,彰显了家族共财的掌控者的身份。西晋济北氏则以儒术传承和敦睦九族的方式共同生活。他们建立了共同抚养婴幼儿并由女性共同承担抚育责任的制度,使家族内形成“儿无常母”的局面。此外,他们还实行“衣无常主”,家庭成员可穿着合适的衣物,展现同居共鬓的生活方式。陕西永乐姚氏家族是另一个典型。由于族人的勇敢和孝友之举,他们的家乡名称被改为孝梯乡节义社钦爱里,并得到政府的表彰。姚家族长达二十余代,世代公推一位为人公道的人作为家长,规定严谨的礼仪和族规确立了家族生活的秩序和权威。明清时代也能见到诸如浦江义门郑氏家族的大家族。从南宋初年开始,他们以同居共食的方式生活,世代传承至今已经有数百年。郑家族重视读书进学,注重衣物、食物和生活用品的统...
郑氏家族族谱字辈大全,全国各地郑氏族谱字辈排行
郑氏家族族谱字辈大全,全国各地郑氏族谱字辈排行
孙铁铺镇刘寨郑氏字辈(1至20世):维天世文宗,显大德朝忠,安邦定国志,花开满园红。光山县郑氏字辈:元明汉竖(树),光山郑氏字辈为,文章??祖、礼志学生。光山县白雀园郑家湾郑氏字辈:孝金文宝明。信阳罗山县周党畈郑氏字辈:建树承先绪谟贻佑启昌,传家崇正义立德裕慈祥。信阳郑氏字辈:德元保学。息县晏家河辈字:守宗应世,克绍廷先,立登文士,第大魁元。潢川彭家店(现为白店乡)郑氏字辈(原字派):自维原裕,世敷其祥;明宗有庆,远大之昌;文人兆启,祖锡宏光;德高必显,财秀孔良;兴基立业,华国荣邦;万年承继,斯范永长。潢川彭家店(现为白店乡)郑氏字辈(1947年汉口黄陂郑氏《大成宗谱》字辈):建树承先绪,谟贻佑启昌;传家崇正义,立德裕慈祥;业创功勋懋,休征福履康;荣华锦世纪,厚泽庆延长。潢川彭家店肖家楼(现白店乡刘寨村)郑氏字辈:熙和公原字派32字与1947年汉口黄陂郑氏大成宗谱对应字派。潢川县双柳树镇郑...
浙江衢州郑荣良40年死守郑氏古墓,相传无数盗墓贼为36颗金头来
浙江衢州郑荣良40年死守郑氏古墓,相传无数盗墓贼为36颗金头来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下坦村是一个不算富裕的小村庄,但是,在这个村庄里,却有一座珍贵的古墓。古墓叫做荥阳侯夫人墓,位于下坦村东侧西台山南麓。荥阳侯名叫郑用和,是上宅村人,于元代元延五年考上进士,任散骑卫官职,官至太平路总管、轻车都尉,后来,被元顺帝封为元都漕运正万户,赐号荥阳侯。他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但他是整个乡里唯一的一位一品大官。郑用和的母亲方氏,被尊为荥阳侯夫人,方氏死后,郑用和将母亲风光大葬,陵墓修建在下坦村邵家岗山麓。荥阳侯夫人墓是衢州唯一一座元代贵族墓,重修后,占地约940平方米,很是显贵。早在1997年,荥阳侯夫人墓就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无人开挖过。墓地道路有从前皇帝所赐的石人、石马、石羊、石虎一共五对,有守护古墓的美好寓意。但实际上,几十年如一日守护这座古墓的,是一位名叫郑荣良的70岁老人。郑荣良是土生土长的下坦村人,原本,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30岁那年,...
今有中国大使会见菲副外长表明中方立场;古有郑和下西洋七次,明朝辉煌的远洋航海;无不展现中华名族欣欣向荣历程
今有中国大使会见菲副外长表明中方立场;古有郑和下西洋七次,明朝辉煌的远洋航海;无不展现中华名族欣欣向荣历程
新京报讯据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8月7日,黄溪连大使会见菲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黄大使阐述了中方在仁爱礁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介绍了近期仁爱礁事件原委,强调一段时间以来,菲方一再采取破坏既有共识、挑战管控现状的单方面行动。为预防海上意外事件,中方通过多渠道向菲方一再表达严正关切。菲方不顾中方的一再劝阻和警告,执意派出船只冲闯仁爱礁附近海域。在此情况下,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应,中国海警依法实施适度措施。黄大使强调,今年初,两国元首就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达成重要共识。希望菲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切实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停止一切单方面行动,避免局势升级甚至失控。采取炒作战术和引入第三方势力不仅于事无补,只会使事态更加复杂化。中方已多次向菲方建议就如何管控仁爱礁局势进行商谈,这充分体现中方管控仁爱礁局势的诚意。中方一直在等待菲方反馈,希望双方尽快启动商谈,共同维护有关海域和平与安宁。...